开车时如何赶走瞌睡虫,怎样消除瞌睡?( 二 )


食用香砂六君子汤:能健脾益气、提神 。(配方:人参10克、白术12克、茯苓12克、甘草6克、半夏10克、陈皮9克、木香6克、砂仁9克)
B. 体质湿热型:精神不济、嗜睡、头昏沈重、口苦、烦躁易怒、胸闷、喉咙乾
食用龙胆泻肝汤:能清肝利胆 , 去痰醒脑 。(配方:龙胆草9克、栀子、黄芩、柴胡各6克、生地、车前子各9克、泽泻6克、木通甘草各3克、当归6克)
提醒:为了避免自我判断失误 , 使用前建议徵询专业中医师意见 。
第2招:通风好 光线足够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是避免哈欠连连的基本条件 。
郭宗祯医师举中国大陆曾进行的一项研究,研究人员测量学生上课环境的二氧化碳含量,结果发现,教室内部的二氧化碳含量比一般场所高出3倍,「不当的通风设备,使得空气交换不良 , 脑部含氧量降低 , 当然昏昏欲睡 , 」郭宗祯说 。
除了通风好 , 充足的光线也很重要 。
当眼睛受到光线照射的刺激,会压抑褪黑激素的分泌,「当褪黑激素的分泌减少,容易保持清醒,相反,如果分泌增加 , 就会想睡觉,」长庚睡眠中心主任陈泞宏解释所谓的「光治疗法」 。
将这种光治疗原理运用到工作环境,如果上班或开会时昏昏欲睡,不妨让光线更亮,有助於提振精神 。
第3招:衣服不要穿太多
冬天冷,为了保暖通常会加穿衣服,可是如果穿太多,反而容易昏沉欲睡 。
梅门一气流行养生学苑太极气功资深教练饶怀英强调,即使冷冬 , 衣服也不要穿太多,避免在电暖炉前烤火,因为「热气会刺激体内更闷燥,将寒气逼入五脏六腑 。」
传统医学认为 , 寒气逼心,容易发生心悸或呼吸梗塞;当寒气走到肝,易显疲倦;走到脾,会消化不良;寒气入肺,呼吸道系统易出问题 , 气喘机率高;走到肾,有肾虚现象,精神状况较差 。
保暖 , 适当就好 。如果经常待在门窗紧闭的室内,为了避免成为瞌睡族,除了调整室温不太热或过冷,也不要穿太多衣服 。
第4招:手部按摩
主持重要会议或参加重要场合时 , 忍不住打哈欠或打瞌睡都是失礼的表现,适时按摩手部穴位,有助於恢复元气,提振精神 。
这里介绍两个手部穴位按摩,快速赶跑瞌睡虫,避免当众糗态百出 。
A.按摩脑部反射区
功效:减轻疲劳引起的头痛不舒服,有助於醒脑提神 。
做法:
1. 右手大拇指与食指轻轻夹住左手大拇指指甲两侧的凹陷处,以垂直方式轻轻揉捏此穴位 , 主要按摩点在食指 。
2. 慢慢出力揉捏,不要用蛮力,按完左手 , 再按右手 。
B.按摩脾的反射区
功效:增强脾胃功能,避免昏沈欲睡 。
做法:
1. 右手大拇指按压左手大拇指骨下掌面,隆起像鸡腿肉的这块区域,称做「大鱼际」 , 也是脾的反射区 。先按左手再按右手 。
2. 按摩方法很简单 , 拇指按下去后 , 轻揉每个地方 , 感觉痛的地方可多揉 。
中国传统医学认为疼痛的原因 , 是反射区的经脉有淤结,古书说「百病皆起於淤」,多按压痛点能使淤结处冲散,促进身体代谢循环 。
手部按摩简单易学,人人能做,很适合平时保?。还? ,仍有几个原则要注意:
▓不能愈按愈痛 。
不论自己按或别人帮忙按摩,都不能过度用力,以免因疼痛导致全身紧绷,长久下来反而气血不通畅,甚至局部部位僵硬,造成肌肉纤维化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