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时如何赶走瞌睡虫,怎样消除瞌睡?( 六 )


替宰予伸冤
「中医学认为,经常打瞌睡表示脾胃功能不好,」致力於传统医学30多年,曾受聘到北京、湖南中医学院客座教授吴长新笑说 , 宰予不懒 , 只是脾功能差些 , 该替宰予平反了 。
中医古书早有记载 , 脾胃之虚 , 怠惰嗜卧 。夏天嗜睡,因为暑热耗伤元气,有损精神;冬天如果经常嗜睡,表示「身体阳气不足或脾虚湿热,」长庚医院中医师郭宗祯说 。
经常思虑多,好动脑或饮食控制失当的人,往往伤脾,影养脾运化能力 。当脾胃功能欠佳时,容易气血不足,气血两虚的结果是,脑部供氧不足,易昏沈嗜睡 。
脾和胃像孪生兄弟,功能相辅相成 。脾的功能是消化食物,负责运送营养,「中医的脾,其实就是西医说的胰脏,」郭宗祯医师解释,至於胃,负责吸收食物 。
从中医观点,脾胃另个重要功能是代谢湿气,当脾胃功能差,体质又偏湿热时,往往无法有效化解湿气,会出现身体沈重、精神不振、想睡觉或胸闷的症状 。
湿气的特质是黏滞、沈重,不容易去除 。郭宗祯建议 , 可以从外在和内在减少湿气侵扰 , 譬如住家环境要避免湿气过重 , 少淋雨 , 偏湿冷的食物 , 好比冰水,尽量少吃 。
当心过度嗜睡的潜在危险
根据林口长庚睡眠医学中心主任陈泞宏医师估计 , 目前国内约有4~5%的人有嗜睡困扰,除了上课或工作无法专注,记忆力减退之外,甚至有安全上的隐忧,好比边开车边打瞌睡 , 险象环生 。
经常在白天嗜睡,原因除了中医说的脾胃功能失调、睡眠不足或有忧郁症之外 , 也可能是睡眠发生障碍 , 需要尽一步诊断 。
陈泞宏表示 , 曾有个40多岁的中小企业老板,开车开到一半「不知不觉」睡著,连续发生三次车祸,原以为只是睡眠不足打瞌睡,到睡眠中心诊断才知道 , 自己有睡眠呼吸暂停的毛病 。
这种症状起因於呼吸道出了问题,呼吸受阻,一夜醒来好几次 , 睡醒后反而疲惫不堪,白天容易昏沉想睡觉,甚而在不知不觉中睡著,相当危险 。
睡眠专家建议 , 调整作息饮食或多运动可以改善打瞌睡 。运动能强化心肾 , 带动气血循环 , 有利肺部做气体交换,肺强,脾也跟著强,即使体内有湿阻碍 , 也能一一化解去湿 。
当打瞌睡频率过高,就得找医生诊断 。我们提供几招,帮你赶走瞌睡虫,并附上一份评估量表,检测自己是不是到了该问诊的程度了 。
第1招:吃出好精神
如果下午要开会,为了避免打瞌睡 , 最好不要吃太多或太快 , 以免影响消化 。少吃油炸食物,吃得清爽有助血液清澈,避免气血沈滞 。
在选择食物的顺序上,午餐吃米或面等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之前 , 建议先吃肉类或蛋等蛋白质食物,免得血清促进素增加,导致昏沈欲睡、影响反应力 。
经常习惯打瞌睡,体质又偏湿热的人,郭宗祯建议不妨食疗,不过最好先了解自己属於哪种体质 。
你属於哪种体质?
A. 脾胃气虚型:消化不好、脸色苍白、体力不足、软便、腹泻、经常爱困 。
食用香砂六君子汤:能健脾益气、提神 。(配方:人参10克、白术12克、茯苓12克、甘草6克、半夏10克、陈皮9克、木香6克、砂仁9克)
B. 体质湿热型:精神不济、嗜睡、头昏沈重、口苦、烦躁易怒、胸闷、喉咙乾
食用龙胆泻肝汤:能清肝利胆,去痰醒脑 。(配方:龙胆草9克、栀子、黄芩、柴胡各6克、生地、车前子各9克、泽泻6克、木通甘草各3克、当归6克)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