娶媳妇和嫁女儿区别,“嫁”和“娶”二字的区别在哪?( 三 )


这个题目很有意思,实际上包含丰富的古汉语知识 。“嫁”和“娶”二字的区别在哪?为什么通常说都是“男娶女嫁”而不是“女娶男嫁”?实际上还得从这两个字的渊源说起 。
这个区别其实现在人人都懂,“嫁”和“娶”是相对字,女孩子结婚叫“嫁”,男人结婚叫“娶” 。
查阅《现代汉语字典》,“嫁”的含义之一:“女子结婚 。”“娶”的基本含义:“把女子接过来成亲 。如娶亲、娶妻” 。
那么问题来了,同样是结婚,为什么男方和女方的说法不同呢?请往下看――
1、“嫁”这个字是从“家”字来的 。
在古代汉语中,“家”作为动词时,可以表示“娶妻、成家、结婚”的意思,例如屈原的《楚辞?离骚》中就有这样的用法:
翻译成白话文就是: 趁着少康还未结婚成家 , 有虞氏的二姚尚待字闺中 。
2、“家”表示“结婚、成家”之意,更多时候用于女方
《说文解字》、《康熙字典》中都有这种说法 。如《说文解字》:
从这个解释我们可以知道, “嫁”古代也用“家”,因此女孩子出嫁又叫“归” 。《诗经》中就有著名的描写女孩子出嫁的《之子于归》篇 。

《说文解字注》中引用《白虎通》则说得更加明确:
这个注解说得清楚:女性成年结婚叫做“家”,到了丈夫家叫做“归” 。
3、“嫁”字,是在“家”的基础上发展的专用字
因为“家”的含义较多,应用较广,后来加了一个女字旁,成“嫁”字,专用于表示“女子出嫁” 。而且,古代女子与士大夫结婚才叫“嫁”,与老百姓结婚叫做“适”,但是现在通通都叫做“嫁”了 。
1、“娶”这个字原来是“取”
“取”,会意字 。从又,从耳 。甲骨文字形 。左边是耳朵,右边是手(又),合起来表示用手割耳朵 。古代作战,以割取敌人尸体首级或左耳以计数献功 。后来“取”字引申为“捕获、取得、迎取”等义 。
2、因“迎取”之意,也用于成年男子迎接妻子“归家” 。因此,古代“取”通“娶”,可以表示“娶妻”之意(见《汉语字典》) 。
《诗?齐风?南山》用的是“取”字:
《水浒传》中武大郎见到弟弟武松,告诉自己结婚后的烦恼,也用的是“取”字:
3、因为“取”字的含义较多,应用范围较广,后来发展了专用字,即“娶” 。
《汉典》:“娶”会意兼形声,从女,从?。∫嗌?。本义:男子结婚,把女子接过来成亲 。
所以《说文解字》注解:娶,取妇也 。
通过以上分析,明白了“嫁”和“娶”二字的区别 , 也懂得了为什么通常说都是“男娶女嫁”而不是“女娶男嫁”,实际上这是遵从了古汉语的文化渊源 。
参考文献:
《说文解字》、《白虎通》、《汉典》、《康熙字典》等
本着严谨的态度申明一下,我的解读只是个人解读,并没有深入研究查阅相关出处 。
“嫁”字为左右结构,古人阅读顺序为从右至左,所以“家”为先,“女”为后 。其实单看这个字所占的比例“女”就比“家”小 。再看看最先联想到的成语――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可见,“嫁”字反应了古代封建 社会 对女性的歧视和不尊重,家庭地位低 。
“娶”字为上下结构,古人阅读顺序为从上至下,所以“取”为先,“女”为后 。“取”是什么意思呢?古时候有“先成家,后立业”的说法,所以“取”指的是求取“功名富贵” 。为了求取“功名富贵”需要一个女人,听起来还是不太尊重女性,但是已经比“嫁”字好多了 。这至少认为女人是贤内助,能帮助男人的事业 。这个字所占的比例“取”和“女”就变成各占一半了 。再看看最先联想到的成语――明媒正娶,听起来也比“嫁”字尊重女性了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