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风病在我国流行已有2000多年历史,长期以来被视为可致畸残和难以治愈的疾病 。近50年来,尤其近20年来由于政府的重视、关怀以及科学的进步,该病已成为可防可治的疾病,社会印象已有所改善 。80年代初我国政府提出了力争在本世纪末实现基本消灭麻风病的奋斗目标 。1991年5月第44次世界卫生大会(wha)通过了全球在2000年消除麻风病公共卫生问题的决议,我国政府也作出了承诺 。现根据有关资料,就国内外麻风病防治现状及展望概述如下 。

文章插图
一、世界麻风流行概况
(一)全球麻风防治目标:1991年第44次wha决议,全球在本世纪末消除麻风病的公共卫生问题,其指标为患病率< 1/万 。
(二)世界麻风患病率变化: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全球约有115万麻风患者,估计患病率为2/万 。其中888340例是登记接受治疗的病例,登记患病率为1.7/万 。近10年来全球麻风登记病例数已减少82% 。然而目前在全球60个国家或地区麻风仍然是一公共卫生问题(患病率在1/万以上),其中16个主要麻风流行国家的登记病例数占全球麻风的90%,而其中5个国家(印度、巴西、印尼、缅甸、尼日利亚)占世界麻风登记病例数的80% 。这16个麻风流行最严重国家至少有下列特点之一:患病率 >1/万;或登记病例数 >5000;或新发现病例数 >2000 。
(三)世界麻风发现率变化:1996年全球发现病例数约为566 000例,发现率为9.8/10万 。据统计麻风流行最严重的28个国家1996年发现病例数为544 639例,占全球发现病例的96%,其中15.6%为< 15岁的儿童,31%为多菌型病例,5.4%伴有ⅱ 级畸残 。这些国家近12年来患病率有大幅度下降,自1985年的20.2/万下降至1996年的3.5/万,但发现率仍无明显改变 。有些国家病例发现数增加,往往与病例发现工作的加强和麻防工作地理覆盖面扩大有关,并不是麻风发病率的改变 。尽管各who地区之间及同一地区不同国家之间麻风形势有所不同,但近12年来全球发现麻风趋势是稳定的 。
(四)联合化疗(mdt)覆盖率:全球几乎所有登记治疗的麻风病例目前均在用mdt治疗 。1996年约有140万病例接受mdt治疗,55万例以上的病例被治愈,治愈率为75%~95% 。至1997年全球累计mdt治愈病例数为850万例,报告mdt覆盖率为97.1% 。
二、中国麻风防治概况
(一)中国麻风防治历程:分两阶段 。
1.控制传染阶段(1949~1981年):贯彻政府“预防为主”的方针及“积极治疗、控制传染”的原则,提出“边调查、边隔离、边治疗”的步骤和做法 。在卫生部的领导下,各级政府及卫生主管部门制定政策、培训人员、建立防治机构、调查发现患者、及时给予氨苯砜治疗 。因此该阶段又称氨苯砜单疗阶段 。
2.基本消灭阶段(1982~2000年):国家卫生部于1981年提出力争全国在本世纪末实现基本消灭麻风病的奋斗目标,于1982年制定和1988年修订了基本消灭麻风病的防治规划和标准 。基本消灭的指标是以县(市)为单位,患病率≤0.01‰,近5年平均年发病率(或发现率)≤0.5/10万;至2000年全国有95%以上的县(市)达到上述指标,其它县(市)达到控制指标(患病率≤0.05‰) 。主要防治措施为:1早期发现患者;2实施mdt;3建立麻风疫情监测系统,回顾性收集以往的个案资料及1990年以后监测资料和登记病例的资料 。1991年我国政府承诺了第44次wha在2000年消除麻风公共卫生问题的决议,其指标为患病率< 1/万 。
(二)中国麻风防治现状:
1.1949年~1996年全国累计发现麻风患者471 254例,其中< 15岁儿童23 884例(5.07%),畸残率20.9%~58.8%;累计病例数 >10 000例的有13个省(市、区);5 000~10 000例的有3个省(市、区);1 000~5 000例的有7个省(市、区);< 1 000例的有4个省(市、区)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麻风肌残的效果
- 白介素6基因给药对BXSB狼疮小鼠发病的影响
- 如何处理和防治鼻咽癌的放疗反应及后遗症
- 加强结缔组织病的临床研究工作
- 原位杂交方法研究整合素α5β1在硬皮病的表达
- 补硒治疗银屑病的疗效观察
- 红皮病128例临床分析
- 钙泊三醇软膏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多中心临床观察
- 凉血活血汤治疗进行期银屑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 界线类偏瘤型麻风误诊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