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志|精神内耗的时代,谁“杀”了年轻人的爱情?

视觉志|精神内耗的时代,谁“杀”了年轻人的爱情?
本文图片

视觉志|精神内耗的时代,谁“杀”了年轻人的爱情?
本文图片

监制 | 视觉志
作者 | 小漫
当下年轻人向往爱情 , 疯狂磕CP , 但又不愿谈恋爱 。
他们信奉“智者不入爱河” , 自诩人间清醒 。 “为情所困” , 仿佛成了当下的贬义词 。
有数据显示 , 中国单身人口超过2.4亿 。
脱单难、不想结婚 , 成为许多年轻人的现状 。
视觉志|精神内耗的时代,谁“杀”了年轻人的爱情?
本文图片

今天视觉志全新对话栏目《学者答疑》第二期 , 我们邀请了史秀雄Steve老师 , 一起聊聊年轻人的爱情困境 。
是什么让年轻人的爱情越来越困难?
高房价、压力大的时代 , 我们该如何相爱?
视觉志|精神内耗的时代,谁“杀”了年轻人的爱情?
本文图片

视觉志|精神内耗的时代,谁“杀”了年轻人的爱情?
本文图片

Steve:今天年轻人的生活 , 其实是分成线上跟线下两个部分 , 两者表现出的人格截然不同 。
在社交媒体上 , 人们行为的底层逻辑是获得认同和关注 。
因此线上那种“墨镜一戴 , 谁也不爱”的状态 , 更像是一种人设展示 , 具有表演性——
我们渴望看上去独立自强 , 完美而没有弱点 , 谁也不依附 , 像爽文大女主 。
但人的本能 , 是与人建立情感连结 , 这是刻在基因里的特质 。
视觉志|精神内耗的时代,谁“杀”了年轻人的爱情?
本文图片

正因为我们假装酷飒的外在形象 , 与内心需求不符 , 才会呈现出割裂的矛盾感 。
视觉志|精神内耗的时代,谁“杀”了年轻人的爱情?
本文图片

视觉志|精神内耗的时代,谁“杀”了年轻人的爱情?
本文图片

Steve:首先这还是“互联网流行人设”的问题 。
经常去寻求爱情、参加聚会 , 可能让人觉得你很孤独、情感匮乏 , 而高冷、不需要任何人的状态 , 看上去似乎比较酷 。
但如果年轻人被社交媒体的这套逻辑主宰 , 拒绝主动 , 从而错过许多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机会 , 我觉得还挺可惜的 。
视觉志|精神内耗的时代,谁“杀”了年轻人的爱情?
本文图片

其次 , “主动”本身意味着需要付出较多的时间和经济成本 , 现在年轻人普遍生活压力比较大 , 被经济焦虑裹挟 。
当人在焦虑的情况下 , 就不会那么想做浪漫的事情了 。
视觉志|精神内耗的时代,谁“杀”了年轻人的爱情?
本文图片

视觉志|精神内耗的时代,谁“杀”了年轻人的爱情?
本文图片

Steve:现在的年轻人是缺失情感教育的 , 所以找对象成了一件“抄作业”的事情 。
像是每个人都选择了同一套打分系统 , 身高、学历、薪资等因素 , 成为了统一的加分项 。
这种 Excel 表格看上去很理性 , 其实它并不理性 。
因为爱情是主观的 , 两个人是否亲密 , 可能一定程度上与伴侣的学历、条件、背景等有些许关系 , 但并不绝对相关 。
视觉志|精神内耗的时代,谁“杀”了年轻人的爱情?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