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艾堂|处暑时节:肺气大旺!借助天时排痰湿、护脾胃、养正气!( 三 )
秋意渐浓 , 自然界阳气渐收渐降 , 人体阳气渐渐收敛 , 沉降 , 常感睡意连绵 , 即为“秋乏” 。 缓解“秋乏” , 要保证充足睡眠 , 早睡早起 。
处暑过后 , 天气转凉 , 建议睡眠更加充足 , 晚上可以较之前早睡一小时 , 起居时间做一些调整 , 这样才能逐渐适应“秋乏” 。
充足的睡眠 , 可以让人保持精神 , 也可在冬天来临之前保存能量 , 养精蓄锐 。 尤其是对于老年人 , 随着年龄的增加 , 老年人的气血阴阳俱亏 , 会出现昼不精 , 夜不瞑的少寐现象 。
因此可以在晚上提早入睡 , 并且坚持午睡的好习惯 , 即使睡不着 , 但闭目养神也是对身体有好处的 。
《黄帝内经》说:\"阳气尽则卧 , 阴气尽则寤\" , 白天午时是人体阳气最盛的时候 , 称为“合阳” , 而此时正是阴气初生 , 所以要小寐或入静 , 30分钟即可 , 使身体得以平衡过渡 , 提神醒脑、补充精力 。
夜半子时为阴阳大会、水火交泰之际 , 称为“合阴” , 此时阴气最重 , 而阳气初生 , 此时经脉运行到肝胆 , 子时养肝效果最好 。
睡前泡温胆汤足浴事半功倍 , 大名鼎鼎的温胆汤 , 跟秋天特别配 。 罗大伦老师也建议痰湿重的人多用温胆汤泡脚 。
另外 , 温胆汤对于秋冬天肝胆经不通引起的头晕头痛、心烦、睡眠不好、胸闷、口苦、恶心呕吐也有很好的效果 。 不仅改善上热下寒 , 还能化痰湿 , 提振阳气 。
早在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 , 就有了温胆汤的记载 , 可谓是调畅气机、祛湿化痰的千年古方 。 原方由半夏、竹茹、枳实、陈皮、生姜、甘草组成 , 是调和肝胆、脾胃的常用方子 , 可以通降胃气 , 疏肝解郁 , 温阳行气 , 祛湿化痰 , 调畅全身气机 。
原本这个用来喝的方剂 , 后来被医家调整成足浴包 。 对于脾虚有湿的人来说 , 脾胃的吸收能力还不如脚底的经络吸收好 , 吃东西不如泡脚 , 让脚底的经络 , 把古方中的有效成分吃下去 。 没有了的那种痛苦 , 还成为睡前最放松的一种享受 。
处暑之后宜养脾胃
处暑之后 , 进入初秋 , 而秋天是丰收的季节 , 自然美食多一些 。 而人们平时能吃到大鱼大肉的机会也少 , 到立秋就要“贴秋膘” , 多补偿 , 多吃肉 , 补充蛋白质和脂肪 , 让身体储备好脂肪 , 好过冬 。
但现在的人们普遍营养过剩 , 劳动的机会又少 , 有些人夏天甚至还变胖了 。 这时候再大鱼大肉地去“贴秋膘” , 反而对身体不利 。 尤其是现在有很多人已属超重肥胖 , 如果还“贴秋膘” , 更会加大一些身体不良的反应 。
《黄帝内经》中说 , “秋冬养阴” 。 养有滋养、补养等含义 。 所以进补只是其中一个方面 , 更重要的是保养的意思 , 要先保养好身体 , 再慢慢进补 。
经过一个长夏 , 大家存在不同程度的脾胃虚弱 , 因为夏季酷暑炎热往往容易耗伤胃阴 , 加上暑湿困脾 , 常常导致脾湿健运 。 所以在秋季调补脾胃既能弥补夏季的过度消耗 , 还能增强人体对寒冷天气的适应能力 , 为健康过冬做好准备 。
脾胃的作用是运化气血 , 它就像一个总工厂 , 会不断运化水湿 , 将营养传递到五脏六腑 , 再把多余的、没用的湿气通过下焦的泌尿生殖系统排泄出去 。
在这个运化的过程 , 如果脾胃出现了问题 , 水湿运化不了 , 或者是下焦的肾脏、膀胱出现了问题 , 湿气排泄不出去 , 就很容易在身体里堆积 。
推荐一个糕 。 现在人们生活普遍忙碌 , 无论是年轻人还是中年人都在为生计奔波 , 每天花费太多时间去调制养胃的食谱也不太现实 , 恰好这款能够帮你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下巴伊人小课堂 | 护肤:人人都有的“面霜”,怎么用才有效?
- 中国的8个人间天堂,在渐渐消逝
- 大礼堂3月28日,最青春靓丽莫若“广科师”
- 品牌资生堂干不过平价国货:Za、泊美被抛弃,90后学生党也老了
- 物质伊人小课堂 | 护肤:相较于普通清洁产品,氨基酸洁面的优势是什么
- 时代瑷偲特护肤讲堂 | 视觉时代,你的年龄和肌龄相符吗?
- 智商护肤小课堂|冻干粉都是智商税?
- 提拉资生堂悦薇精华液怎么样?
- 护肤品悦薇颈霜,资生堂系列里唯一一款针对颈部皮肤护理的护肤品怎么用效果最好
- 护发伊人小课堂 | 护发:护发小技巧,教你摆脱干枯毛躁的“鸡窝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