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体能的原则,进行体育锻炼要掌握一些原则,进行体育锻炼要掌握什么原则?( 九 )


(三)能量消耗与营养补充
运动必然要消耗体内更多的能量物质 。因此,运动后就必须注意营养物质的补充 。这样才能使体内的机能代谢逐步提高到新的水平上 。这不仅能够加强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而且可使体质的增强得到充分的物质保障 。
(四)用进废退
人的各种运动能力,人体各组织、器官、系统的生理机能,无一不遵循着“用进废退”的自然法则 。就拿我们大、中、小学体育教材中都有的“前滚翻”动作来说,其实这是还不会走路的幼儿在床上很容易做出的动作 。然而,在大学的体育课上,却有学生做不出这一简单动作,而有的学生却能很快地学会头手翻、前手翻,甚至更为复杂的动作 。这不能不使我们吃惊地看到,人的各种原本就有的运动能力,是能够在不使用、不锻炼中渐渐消退的;而这些能力又能在经常的锻炼中得到惊人的提高和发展 。这就是游泳运动员的肺活量为什么会比一般人大得多、球类运动员的反应比一般人快得多,体操运动员又能做出令人叹为观止的难新动作的最基本道理 。人们常讲:“生命在于运动”,这句话是颇有哲理性和科学性的 。
二 、 体育锻炼的基本原则
体育锻炼的原则主要是体育锻炼客观规律的反映 , 是体育练习者从事体育锻炼实践,达到理想效果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只要正确地理解和运用体育锻炼的原理,才能使体育锻炼获得最佳效果 。
(一)自觉性原则
自觉性的原则是体育锻炼者应有明确的锻炼目的,要有“善其身者无过于体育”的思想认识 , 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 。毛泽东同志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指出:“欲图体育之有效 , 非动其主观、促其对于体育之自觉不可” 。也就是说,要想收到体育锻炼的预期效果,必须以主动积极的态度,自觉地坚持锻炼才行 。
贯彻自觉性的原则,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做到自觉锻炼,首先必须明确锻炼目的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 。学生都应遵照“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把自己锻炼成为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将来更好地为四个现代化和人类的进步事业多做贡献 。一个人只有树立起这一远大目标,才能使体育锻炼更具有长久的动力和自觉性 。另外,参加体育锻炼更多的是带有直接目的和动机的 。例如:为了丰富文化生活、调节情绪、活泼身心、陶冶情操、锻炼意志等,或是为增进健康,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和造就一个健美的形体,以及防病治病等 。不管带着哪种目的和需求 , 主要是有目的地去锻炼,这种锻炼就更具主动性和自觉性 。
2、应充分认识体育锻炼的特点和作用 。体育锻炼的内容与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较喜爱的运动项目和形式 , 并有意识地培养锻炼的兴趣 。当一个人对体育锻炼产生兴趣之后 , 他进行锻炼的情绪才是高涨的 , 感受才是积极的 。但是 , 仅仅停留在兴趣阶段是不够的,而是应从兴趣入门,逐渐形成一种自觉行动和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
3、要使锻炼更具自觉性,还应经常检验锻炼的效果 。如定期测试一下身体素质、形态,某些生理机能指标和运动成绩等方面的增长、变化及提高情况,也可用饮食、睡眠、精神状态以及学习时的注意力等情况的对比来检验锻炼的效果 。这样不仅可以检查锻炼方法是否得当有效,而且 , 还可以看到锻炼的成效,从而使体育锻炼的兴趣与信心进一步增强 , 自觉性更加提高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