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五种产品思维 如何满足用户需求

2020年已经进入尾声,提笔回想这一年我所做的项目,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 。但结果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要能从项目中获得成长 。所以小狐抽象提炼了这一年做项目常用的五种产品思维,分享给大家 。这五种思维分别是:整合思维、差异化思维、前筛思维、兜底思维、闭环思维 。
01
整合思维
1.为什么要整合
随着公司业务的发展,拓展出来的业务线也越来越多 。为提高整体效率,所以可能要将相同类型的业务进行整合
2.如何整合
1)流程整合
所有客群的相似需求可使用同一套产品流程进行满足 。对用户来说,通用流程的好处是可以降低用户的学习成本,提高任务完成效率 。对业务来说,可以统筹业务线,提高管理效率 。
2)数据整合
数据整合比较常看到的是搜索和内容业务,比如微信的搜一搜,搜索范围涵盖朋友圈、公众号文章、小程序、音乐等,将微信生态所有内容打通,提高搜索的全面性和准确率 。再如微信读书,看一看版块把微信读书的想法、微信的在看、微信关注的公众号内容全部整合,丰富内容体系,满足用户消费更多内容的需求 。
02
差异化思维
我们既需要把所有客群的相似需求进行统一满足,又需要把所有客群的不同需求进行差异化满足 。
1.为什么要差异化
【分享五种产品思维 如何满足用户需求】不同类型的客群,需求有可能不一样 。为了更好地提供服务,以及实现业务目标,产品经理需要细分客群进行产品设计,运营需要细分客群进行精细化运营 。而划分客群的不同方式,决定着产品设计与运营手段的千差万别 。
2.如何差异化
差异化的第一步是要学会划分客群,第二步才是满足需求 。以下介绍划分客群的3种常用方式,还有满足需求的方法 。
1)按操作流程状态分类:
该种分类方法适用于任务流程较长的产品,比如电商产品的购物、信贷产品的申请额度 。由于任务流程较长,所以用户在操作过程中随时可能会流失 。根据经验,流程状态一般有未完成、处理中、操作成功、操作失败 。

分享五种产品思维 如何满足用户需求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未完成状态:用户在操作过程中,由于某些原因,例如意愿不强,操作太麻烦,担心安全性等,随时可能在任何一个环节流失 。产品可以做的是需要再细分每个环节,分析用户流失的具体原因,在流程上做出优化;运营也需要细分流失原因,通过一些营销手段防止用户流失,以及召回已流失用户 。
处理中状态:如果处理过程需要排队,或者需要调用外部系统,一般耗时会有点长,所以前端会出现短暂的等待 。例如打车场景、信贷产品的授信场景 。对于该种状态,产品需要设计等待页面,缓解用户的焦虑;运营可利用用户想要加速的心理需求,植入商业化产品,提高收入 。
成功状态:指用户成功完成任务的场景,例如成功叫车、成功购买商品、成功借到钱 。用户操作成功后,往往伴随着一系列后续的需求 。满足用户的需求,提高用户满意度和商业化目标 。例如用户在淘宝买完东西后,系统会推荐相关商品;例如用户在携程买完机票后,系统会推荐接机服务和酒店 。
失败状态:指用户完成任务失败,原因包括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 。主观原因是用户本身操作失误、资格不够等;客观原因是系统出现失误、排队失败等 。主观原因导致失败,产品层面需要考虑操作前引导和容错、操作中反馈、操作后告知失败原因和解决办法等等交互方案 。客观原因导致失败,如为排队失败可给予用户补偿或引导购买VIP插队等,如为系统出现失误需告知原因和解决办法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