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特色美食,青海有哪些特色美食( 四 )


20、炒面片:
青海风味面食 。在面片下锅的同时 , 用炒锅炒好肉丁或肉片及辣子、笋片、菜瓜等蔬菜或粉条,木耳、待面片开锅,即用漏勺捞起面片,放到炒好的菜中翻炒 , 略炒片刻,即可出锅食用 。
21、蹬渣皮:
煮面食 。做法基本同软面片 。面片一般要揪断成小片入锅 , 此则是将拉得既薄又长的面整条入锅,制作比较省事,常调有肉菜等 。风味同面片相近 。
22、翻跟头:
民俗食品 。两头翻出中间切缝的油炸面食 。将发面擀薄 , 切成约1寸宽、3寸长的面条;从中间切一道缝不出两头,再将两头从中缝翻出,投入沸油炸5分钟左右即成 。干黄薄脆 , 适口易存,一般逢年过节时制做 。
23、干拌:
青海特色面食 。不带汤,拌操子或炸酱同吃煮面食 。做法同拉面 。
24、蜜馓:
蜜馓是青海风味油炸面食 。炸出后形如一个小面圈,俗称油圈圈 。在盆中将小麦粉用温水加进酵面调和成特软的软面团充分发酵,再掺进青油、蜂蜜和匀 。然后在锅里倒入青油烧熟 , 用手揪上一个个面团,随手用手指在面团上捣一个小洞,下进油锅,用慢火炸成金黄色捞出即成 。外脆里酥,香甜可口,存放时间长 。
25、锅塌:
青海家常面食 。在锅中焖成的底部似烙饼、上部似蒸馍的面食品 。将发酵好的面团揉匀 , 抟成一个个小馒头,或把面摊薄,浇上青油,撒上香豆粉或红曲粉等,做成一个个小花卷 。放进在锅底擦了青油的热锅,倒入少许水 , 用锅盖盖严 。然后间歇地用文火烧,以焖为主,以烙为辅,约一小时即熟 。贴在锅底的一面烙成黄黄的硬底 , 上面则似蒸馍,膨松酥软 。过去多用青稞面,现在也用小麦面、豌豆面或包谷面 。可做成单个的,也可在锅中把好几个贴到一起,做成一个大锅塌 。
26、搅团:
青海特色饭食 。将豆面或青稞面等杂面徐徐撒入沸水,并不断用擀杖搅动 , 文火焖烧约20分钟 。吃时配油炝腌菜、辣子、醋、韭辣、炒菜等 。酸辣为主 。
27、韭合儿:
韭菜为主料作馅的饼 。馅一般另鸡蛋、肉末等 。有圆形半圆形两种 。常用油烙煎而成 。
28、手工拉面:
又称拉条、扯面 。青海特色面食 。手拉的长面条 。和面时放进稍许碱,边揉边蘸入适量的水;面剂剂搓得较细 , 一般都要抹上清油放在盘里 , 并用塑料或湿毛巾盖住醒面约15-30分钟;然后拉抻均匀,入沸水煮熟 。也有不用清油而撒干面拉抻的,方法是随拉随撒 , 随粘面粉 。前者叫油拉,后者叫干拉 。一条面坯在面粉中拌来拉去,缠来绕去,手轻力匀,不断一根,入锅一把,刚好一碗 。有圆形扁形之分 , 扁如韭叶,圆似垂线,入锅不断,入碗滑光,入口柔软 。食用时可拌臊子、炸酱、或调以炒菜、油炝腌菜、辣子、蒜苗等 。
29、凉粉:
青海风味食品 。用豌豆粉熬成稠糊,冷却后凝成块状,切成条,用醋、油炝辣子、蒜泥、芥末、盐等佐料拌着吃;也可以和葱花用油炒热 , 再佐以醋、辣子、盐等调料拌着吃 。还有一种黄凉粉也深受喜爱 。
30、凉面:
青海夏季家常面食 。将长面条煮熟拌以植物油,吃时调用盐、醋、油炝辣子、蒜泥、芥末等佐料,并凉拌有韭菜、黄瓜丝、青笋丝等 。主要在气温较高的夏季吃 。西宁街头多为回族经营 。切有经特殊加工的羊肠或肉 , 称为羊肠凉面 。也可在凉面中放上熟萝卜丁用热汤反复冲几次 , 变成热凉面;用热汤中的过程俗称”冒”,冒过的热凉面别有滋味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