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图片
动画《包宝宝》
第一代“海淀妈妈”与被“鸡娃”女儿:她们曾经密不可分 , 却没了自我;而在分离后 , 各自都找回了自我 。
《人物》杂志上有一个“母女对话”的专栏 , 在第三期的时候 , 邀请了第一代“海淀妈妈”康妮女士 , 和她的女儿 , 短视频博主安揪 。
在两人各自视角的描述中 , 我们可以看到一对密不可分的母女到各自成长的过程 。
本文图片
01
被“吞没”了的女儿
无论是在安揪的视角还是在康妮的视角 , 我们都能看到 , 在女儿上大学之前 , 孩子是很难在妈妈面前表达出自己的声音的 。
从安揪小学二年级开始 , 康妮便开始带着孩子上各种补习班 。
安揪是这样形容妈妈对待自己的学业:“五年级之后 , 妈妈开始把重心转移到我身上 , 像搞她的生意一样搞我 。 ”
每个周末、节假日、寒暑假安揪真的都在学习的路上 , 甚至她们家就是有一个笑话 , “大年三十晚上有春晚有年夜饭 , 那下午再玩 , 上午不能做两套题吗?”
康妮觉得作为妈妈 , 特别是单亲家庭 , 更要把孩子培养得优秀;不想让孩子缺少什么 , 教育、爱、家庭的稳定感……
都会尽量给孩子最好的东西 。 所以 , 在学习方面 , 也要奔着最好的去 。 从人大附小、人大附中、到安揪考上康奈尔大学 , 一步一脚印都是按照康妮对孩子的规划来走的 。
安揪:“对我来说 , 除了被「鸡」 , 还有一个感受——一直活在一个特别牛的妈妈的阴影下 , 你怎么努力、怎么优秀 , 别人都会告诉你:你妈妈真牛啊 。 ”
考上康奈尔大学 , 没人会说安揪很努力之类的 , 老师说安揪能考上康奈尔要感激康妮 , 同学说自己要是有跟康妮一样的妈妈 , 自己也能考上康奈尔 。
安揪的专业也是由康妮选的 , 她觉得女生做酒店经理活得非常舒适 , 所以希望安揪做相关的工作 。
因为康妮很早就与爸爸分开了 , 她的生命里就只有女儿 , 觉得除了家人以外 , 其他人都不能信任 。 所以 , 康妮对安揪拉起了全方位的防线 。
安揪说:“小时候 , 我不能一个人出去 , 不能骑自行车 , 即使从家到学校就三公里 , 都是车接车送 , 以至于我直到高中毕业都没怎么学会坐地铁 。
到了去美国上学 , 妈妈也想去陪读 , 就跟去了 。 但其实我超级抵触 , 出发那天 , 我认真地考虑要不要把她的护照给剪了 , 但后来也没有这么做 。 ”
荷兰精神分析学家伊基·弗洛伊德提出 , 母女关系中存在着的一种“共生幻想” , 女儿与母亲之间容易形成一种难以摆脱的亲密与依赖 , 形成一对互相交织彼此沉溺的二人组 。
康妮与安揪这对母女关系 , 显然存在这样的“共生幻想” , 母女是一体的;康妮给安揪的爱 , 是一种吞没式的爱 。
“她就是我的全部 , 我的全部也是她的 , 把她培养好是我唯一的目标 。 就觉得她是我的女儿 , 我想永远保护她 , 无条件地 。 ”康妮在对谈中提到自己以前对母女关系的想法和态度 。
从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看 , 这种与母亲融合的状态通常来说出现在婴儿时期 。
本文图片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心理咨询:总是莫名情绪低落,或许是思维在作怪
- |心理咨询:“变胖是我最大的噩梦”——厌食症
- |家庭心理咨询:“反正他们有了弟弟,我怎么样他们都不在乎”
- |儿童心理咨询:孩子恐惧学校,哭闹,找各种借口不去,该怎么办?
- |亲子教育心理咨询:完美父母,孩子为何还会出问题?
- |职场心理咨询:陷入职业迷茫和倦怠,找不到方向,我应该怎么办?
- |不要害怕结束一段长期关系
- |青少年心理咨询:高中生突然不愿上学,嗜睡,情绪差,怎么办?
- |高晓松女儿与继父关系融洽,喊他哥相处如朋友,夕又米二婚好幸福
- |心理咨询:焦虑不堪的妈妈,杀伤力有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