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孩子心理 隔代抚养后被扭曲的依恋关系( 三 )


对于龙龙的母亲来说,倘若再一次地离开龙龙,则会让龙龙又一次面对分离焦虑,那种痛苦对一个已经懂事的孩子来说无疑是非常受煎熬的 。一岁时的分离已经破坏了龙龙自然健康的依恋关系,十岁时的分离将会对龙龙是更大的一个考验,这极有可能会影响到龙龙今后的人际交往及社会功能,使得龙龙会自暴自弃,失去对他人的信任感和安全感,进而产生各种攻击行为和反社会的行为 。
所以,龙龙的母亲应当协调好丈夫和家人的关系,能让龙龙和最亲密的人生活在一起,哪怕有争吵,哪怕有矛盾,也要尝试着去平衡与改变,这对龙龙的母亲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
宝宝依恋心理的形成
宝的依恋对象不一定是妈妈,一般来说,他的主要照顾者会成为他最重要的依恋对象 。所以,宝宝也可能和照顾他的外婆、奶奶,甚至保姆,建立很好的依恋关系 。
依恋是宝宝出生的第一年里,他和这个世界建立的一种重要的关系 。
宝宝的依恋对象不一定是妈妈,一般来说,他的主要照顾者会成为他最重要的依恋对象 。所以,宝宝也可能和照顾他的外婆、奶奶,甚至保姆,建立很好的依恋关系 。
但是为了叙述的方便,这里还是以妈妈为例来说明 。
依恋心理的形成
在最初的一两个月里,宝宝已经能识别出妈妈的气味和声音,但是在他的小脑瓜里,妈妈并没有和温暖、安全、舒适建立起牢固的联系,所以谁抱他、照料他,都是可以的 。
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宝宝开始对妈妈有了特别的反应:他会更多地对妈妈笑,而妈妈的出现、妈妈的拥抱,也更容易使他停止哭泣 。对他而言,妈妈已经成为温暖、安全和舒适的信号 。
随后,当宝宝长到大概半岁的时候(有些宝宝会早些,有些宝宝则会晚一两个月左右),他开始对妈妈的离去感到焦虑:他会停下玩耍,不安地找寻妈妈的身影,甚至开始哭泣 。
这个时候,妈妈成为宝宝的“安全基地”:只要在“妈妈的地盘”上,宝宝就会感到安全,能够自在、专心地玩耍、探索,甚至忍受陌生的环境和陌生人的存在;但是如果妈妈要离开,他就会爬向妈妈、抓住妈妈,试图让她留下来;当妈妈回来,宝宝会立刻高兴起来,跟妈妈亲热,并且重新开始玩耍和探索 。
宝宝的依恋和什么有关?
宝宝的依恋,是和获得温暖、安全、舒适紧密联系着的 。科学家做过一个实验:小猴子会跑到绑着奶瓶的铁丝做的猴子那里吃奶,但是如果它受到惊吓,却会跑到毛绒做的猴子那里寻求庇护和安慰,而不会跑到铁丝猴子那里去 。
如果妈妈对宝宝发出的各种信号敏感,能够及时满足宝宝的要求,给宝宝细致、周到的照料,就会使宝宝获得温暖、舒适、安全的感觉:我的需要能得到关注,我发出的信号能得到回应,我对周围的环境有影响力 。安全感由此产生,而妈妈,也就成为温暖、安全、舒适的来源,成为宝宝的依赖 。
在依恋的形成过程中,宝宝自己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
小婴儿天生就吸引妈妈的目光:他的一颦一笑,无论是面孔还是声音,在妈妈看来,都是如此可爱,让妈妈忍不住对他微笑、温柔地跟他说话 。如果妈妈能这样做,反过来也会刺激宝宝继续用声音和微笑去回应 。妈妈和宝宝之间这种和谐的“舞步”,能促进母子依恋的形成 。
如果妈妈对宝宝的需要不敏感、反应慢,或者因为各种原因,妈妈对宝宝冷漠、拒绝甚至憎恨,宝宝的需要得不到积极的应答,安全依恋的建立就会受到影响 。尤其是那些敏感、需求高的宝宝,可能难以建立起安全的依恋关系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