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症下药 轻松应对如影随形的压力( 二 )


支招:对于职业倦怠,工作是没办法改变和拒绝的,那么要想办法让自己休息一下,比如休假、旅游等,让自己短暂地离开工作场所,或减少在工作地点停留的时间 。通过“换个环境”、“休养生息”等方式,寻找新的工作灵感,焕发出新的工作热情和希望 。
季节原因致情绪波动:增加午睡,少吃辣食
在夏季,日照时间长,日出时间早,很多人睡眠缺乏,会被动地早醒 。而睡眠不足则会让人感觉精神不振,缺乏斗志,心浮气躁,情绪不稳 。
支招:现在天气就像孩子脸,时阴时晴,心理敏感的人群很容易受天气变化的影响,更容易出现情绪的大起大落,高温的天气,烦躁是自然的,尤其需要照顾好自己,让心情变得凉爽一些 。比如,换上翠绿色的窗帘,养些绿植,清爽干净 。把卧室布置得更暗一些,每天中午睡个午觉,规律地参与自己喜欢的体育活动,有了烦恼要向知心朋友倾诉,少吃容易上火的辣菜等 。
拖延症:多些自信,学会享受工作
拖延的原因,有时是不够自信而产生了对工作的恐惧、回避,甚至逃离;有时是出于对布置的任务产生了抵触心理,比如内心觉得工作分配不公,或想摆脱工作的操控;有时就是一种习惯了的不良行为方式,压力没有积累到一定程度,就难以激发行动的动力 。
支招:这种拖延症导致的心理罢工人群,则要考察自己的能力、兴趣、特长、性格等与职位、企业文化等是否匹配,是否真的愿意从事这个工作,并享受这个工作 。如果不行,可试着选择性地给自己的漏洞“打补丁”,比如提高自己管理时间的能力,培养自己管理情绪的能力,改善自己的行动力等 。如果经过努力还不能奏效,就可以考虑是否换一个工作 。
总之,心理罢工是一种信号,提示你需要休息了,或需要给自己“加油”了,需要给自己一些关爱了 。读懂了这样的信息,你就会想到适合自己的办法,尽快结束心理罢工,让自己重新轻装上阵 。
每天“感恩”10分钟能有效减轻抑郁症状
美国有心理学家宣布:“感恩心理有助身心健康 。”美国杜克大学生物心理学家杜雷思沃密教授继而证实,感恩心理,不论是对父母、配偶、子女、朋友的感恩,还是对上苍、大自然、社会甚至陌生人的感恩,也不论是用说的、写的,或者默默的、自言自语的等方式,都可明显有助身心两方面的健康,尤其能减轻抑郁症状 。
因感恩心理而产生的感激、满足、愉悦等积极心情,都可以促进脑部加速释放出包括多巴胺和5-羟色胺在内的让人“愉悦”的化学物质,让人感到快乐 。大脑同时还会加大量地分泌一种激素———催产素 。催产素有放松神经系统作用,能缓解焦虑、紧张、沮丧等心理压力,进一步使感恩者长时间地保持心境平和 。而这种积极心态,不仅有利于增强人体免疫功能,还能刺激病体更快康复 。
俄亥俄州州立大学的研究者对100余名罹患不同程度抑郁症的大学生患者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每天坚持10分钟发自内心的“有效感恩”者,其抑郁症状会明显减轻,康复时间也有所缩短 。
纽约州的心理教育专家马斯特经过长达20年的相关跟踪调查后,还指出如果孩子从小就学会感恩,其睡眠情况、心理状态和整体发育水平等,都比从不感恩的同龄孩子更好,较少出现抑郁、焦躁等负面心理,也很少参与殴斗等暴力行为,他们的朋友会比较多,长大成人后婚姻也相对更为幸福、稳定,对生活满足感较为长久,更能跟社会和谐相处 。
加州大学研究者则指出,感恩可促进孤独症患者与他人或社会的积极联系,还可使得更多的缺乏社交技巧的人缓解孤独的压力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