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类|新消费赛道之化妆品:行业蓬勃发展,国潮东风已至( 六 )



品类|新消费赛道之化妆品:行业蓬勃发展,国潮东风已至
文章图片

品类|新消费赛道之化妆品:行业蓬勃发展,国潮东风已至
文章图片
以上是兰蔻、雅诗兰黛、资生堂等国际品牌明星单品的基本信息 , 从中我们可以发现 , 明星单品通常具有的特质为:1)附加值高 , 多为精华、眼霜、免税等品类 , 销售所带来的毛利率高;2)品牌销额占比高 , 通常单品在品牌中销额占比达到 10%以上 , 部分单品甚至在 25%以上 , 其销额波动对品牌当年营收构成较大影响;3)知名度高 , 明星单品的“昵称”表明其产品力与认知度极其强势 , 是化妆品市场中的“硬通货” 。 4)产品生命周期长 , 明星单品打造完成后 , 可通过长期投入营销资源 , 强化单品知名度与口碑壁垒的建立 , 巩固护城河 , 达到“单品即品类”的宣传效果 , 最终通过单品不断迭代升级收获稳定复利 。
为保证明星单品的销额稳定增长 , 品牌方通常会有意对自身核心单品施与一定资源倾斜 , 如明星代言硬广、直播爆量、内容营销、电商集中大促等方式 , 保持单品热度+提升产品认知度 。 护肤品消费者在初步了解自身肤质、建立基础护肤习惯后 , 可通过楼体广告、货柜导购、搜索引擎、网络广告、APP 开屏广告等模式 , 线上线下触达明星单品的相关信息与功效 。 在电商大促期间 , 明星单品已完成口碑与产品形象建立 , 可依靠大额买赠优惠完成首次销售收割 , 用户体验后最终转化为复购率 。
总结:明星单品对品牌方的意义在于:
提供稳定的营收、利润与现金流 , 同时拉高品牌形象 。 稳定现金流可支撑公司完成产品迭代与升级 , 进一步为公司拓展品类、营销、研发与品牌矩阵构建输血 。
化妆品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通常由单品开始建立 , 即“明星单品的购买——复购——加购该品牌其他品类” 。 因此 , 外资品牌可借助明星单品拉新 , 借此扩大品牌的消费基数 。
可见 , 明星单品对品牌方具有重大意义 。
2.3 护肤品消费进阶之道:成分党崛起
近年来 , “成分党”崛起并成为护肤品消费的一大潮流 。 成分党多为年龄在18-34 岁以内的青年女性 , 具备强烈的主动护肤意识 , 对微博、小红书、豆瓣等社交或内容 APP 的使用时长与频率较高 。 典型的护肤品成分党主要购买决策流程可以概括为:“主动完成皮肤测试 , 初步了解自身肤质”——“美妆 APP 查阅针对性功效成分”——“推荐选择含有该成分的适用单品”——“线上购买” , 完成消费决策 。
对比原先“导购推荐/品牌营销宣传”——“购买”的被动消费模式 , 成分党购买模式降低了对单个品牌的依赖 , 而对产品成分、使用功效的关注度则有所提升 。 这一趋势下 , 强功效型护肤品 , 即主打高纯度特定成分、针对保湿、美白、抗衰、祛痘等特定功效的小众品牌的关注度快速提升 , 代表品牌包括 TheOrdinary、HFP、修丽可、润百颜、夸迪等 。 以护肤平价品牌 The Ordinary 为例 , 其主打产品均仅有一种或两种有效成分 , 如视黄醇、维生素 C、水杨酸等 , 且销售价格低于高端大牌同类产品 。 在成分党崛起风潮中 , “少即是多”的 TheOrdinary 系列单成分产品可供成分党自行搭配 , 从而迅速风靡全球 。 2021 年雅诗兰黛对 The Ordinary 母公司 Deciem 提出收购 , 并购金额高达 145 亿 。

品类|新消费赛道之化妆品:行业蓬勃发展,国潮东风已至
文章图片
护肤“成分党”的崛起 , 主要源自以下几个因素:1)伴随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 , 各类美妆 APP、社交平台 KOL、美妆/医美科普平台兴起浪潮下 , 消费者对化妆品的作用机制与功效成分的了解程度大幅加深 , 护肤品消费专业化趋势有所加强 。 2)超高端、高端护肤单品销售单价通常在千元以上 , 电商大促期内销售单价通常超过 600 元(以 30g/瓶计算) , 价格高昂且单品周期较长 , 产品针对性偏弱 。 部分消费者选择价格相近、成分/配方针对性更强的强功效产品替代消费 。 3)部分小众化妆品品牌在小红书等 APP 上加强有效成分宣传 , 试图借消费者对护肤品成分的关注而实现品牌突围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