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道 秋季属金, 要防肺火:肺火过旺易生哪些疾病?


九道 秋季属金, 要防肺火:肺火过旺易生哪些疾病?

秋季气候特征
秋季是一年中的第三个季节 , 包括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六个节气 。
相对于夏季来说 , 秋季天气变化更明显 。 气温明显下降 , 雨水减少 , 风沙较大 。 早晚温差幅度增大 , 中午气温较高 , 紫外线强烈 , 下午2~3点紫外线最强 。 受地形影响 , 不同地区会出现阴冷多雨或干燥凉爽的状况 。
秋季为何易上肺火
秋季风沙大 , 空气干燥 , 特别是北方 , 天气渐冷 , 人们的胃口渐好 , 食物油性增大 , 会吃些解馋的东西 , 俗称“贴秋膘” 。 这些热量高的食物为上火的原因之一 。 秋季属金 , 肺在五行中也属金 。 秋天是肺易出问题的季节 , 而秋燥也最易伤肺 。 所以秋天肺火会重 , 易导致肺部疾病 。 另外 , 情绪波动过大、受凉、伤风、嗜烟酒以及过食葱、姜、蒜、辣椒等辛辣食物 , 贪食羊肉、狗肉等肥腻食物都会使肺火加重 。
肺火过旺有哪些表现
秋季肺火过旺主要表现为:身体发热、头晕;咳嗽无痰或痰黏黄 , 干咳时间较长 , 有时痰中带血;潮热盗汗、手足心热;午后两颧发红并伴有失眠、口干、咽喉发燥肿痛、声音嘶哑、舌红嫩;鼻及鼻腔干燥、生疮;肺部不爽、感觉憋闷;大小便短频等症状 。
秋季易被“寒包火”困扰
●何谓“寒包火”
秋季天气忽冷忽热 , 如果天气比较热就会躲在冷气房里吹冷气 , 并且吃冷穿少 , 从而导致人体内的阳气外泄 , 抵抗力下降;再加上周围温度越低 , 人体内热就会越重 , 从内部侵害人体 , 影响人体各种功能的正常运作 , 扰乱人体的内在平衡 , 以致患上表寒里热型感冒 。 而晚秋天气较凉时 , 城市人可能大多数会开暖气 , 这样非常容易使冷空气顺着出汗后张开的毛孔侵入人体内 , 容易诱发感冒 。 另外 , 城市人压力大 , 生活节奏快 , 饮食不规律 , 运动少 , 过多难以消化的食物停留在人体内久不排出 , 形成积热 , 这就是“火” 。
●“寒包火”型感冒的症状
“寒包火”是典型的内热蕴于肺胃而外寒束表 , “寒包火”感冒的症状:恶寒、发热、高热、头痛、咽部干痛、咳嗽少痰等 。
●“寒包火”感冒的防治措施
从“寒包火”感冒的病因及症状可以得出食疗方案 , 即在进行散寒解表的同时 , 还需要清热解毒、去肺火 。 可适当多吃梨汁、鲜苇根汁等能够入肺经、去肺火的食物 。
在用药上应服用感冒合剂、清热解毒口服液等感冒药 , 要避免选择感冒清热颗粒、正柴胡颗粒等风寒型感冒药 , 以及银翘解毒丸、清开灵口服液等风热型感冒药 。
平时 , 油腻、辛辣、黏滞食物要少吃 , 要规律饮食 , 及时排便 , 以防止体内产生毒火 , 还应注意防止一冷一热情况的出现 , 可适量增减衣服 , 但不要频繁更换衣服 。
肺火过旺易生哪些疾病
秋季气候多变 , 肺火易上炎 , 一些呼吸系统疾病如伤风感冒、慢性气管炎、支气管炎、急性或复发性哮喘等症时有出现 , 各种肠道疾病、胃病、脑卒中(中风)、意外损伤也逐渐进入高发时期 。 同时 , 由于人的抗病能力下降 , 一些慢性病随气温降低而加重 。 秋季白天变短会触及生物钟调节机制 , 甚至引发精神性疾病 。 此外 , 还有一些人对季节变换很敏感 , 易受气候支配 , 诱发消极情绪、灰色心理 。
1.肠道传染病 。 有霍乱、伤寒、痢疾等 , 这类传染病经“粪-口”途径传播 。 通常是由于细菌或病毒污染了手、饮水、餐具或食物等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