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专家
听说吧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心理咨询师、国家家庭教育指导师——郑启涓
(PS:本案例已征得当事人书面授权同意 , 其个人信息已作技术处理)
本文图片
续《抑郁症心理咨询:为什么 , 我不想我的抑郁症好起来?(二)》
曹恒 , 患有抑郁症五年了 , 这五年间 , 他经历了多次的治疗 , 也体验到状况的反反复复 , 但是始终没有真正的转折出现 。
五年的抑郁时光 , 把曾经帅气的少年 , 变成了一个萎靡不振的、眼神黯淡的男人 。
曹恒说 , 对于抑郁症 , 我已经麻木了 , 没有治疗的动力和欲望 。 但看到母亲心痛的眼光 , 一直没有放弃自己 , 于是还是答应继续治疗 。
同时 , 我内心又有个声音:我已经不想抑郁症好起来了 , 好不了的 , 也太折磨了 。
这种矛盾的心情 , 导致行动上的矛盾:虽答应了治疗 , 却没有积极努力地配合治疗 。 因此 , 内心又经常自责 , 和感到深深的无力 。
长期的抑郁症患者 , 他们有以下三个明显的特点 , 曹恒的身上就表现得很明显:
1、情绪低落
◎ 丘吉尔说过:“心中的抑郁就像只黑狗 , 一有机会就会咬住我不放 , 它能夺走人感知快乐的能力……”
抑郁者被低落的情绪所包围 , 常常感到压抑沉重、身心难受 , 这样的低落感会扩大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
2、负面认知
他们的天空大多是一片灰色 , 甚至是漆黑 。 他们普遍存在贬低自己的现象 , 会质疑活着的价值和意义 , 用消极悲观的信念去解读自己和世界 , 以及未来 。
3、失去动力
他们对生活失去了主动性 , 兴趣丧失、精力减退 。 常独处和不语不动 , 社交活动的意愿减退 。
这三个特点 , 形成了一个内循环:当一个人长期活在负面思维中 , 他就会感到痛苦和绝望 , 他对未来不抱希望 , 自然就失去积极改善的动力和行动;当没有动力和行动时 , 就没有实际改善的机会;当状况没有好转 , 他们对未来的认知就更负面和无力 。
在这种情况下 , 如果负面的认知没有进行调整 , 让他们去努力治疗 , 挑战是非常大的 。
抑郁症患者大多是内心敏感、思虑过多、完美主义的人 , 他们容易对自己失望 , 也习惯性地对治疗效果持悲观想法 , 并想到赋予了希望、付出了努力 , 换来的却是挫败和失望 , 这个落差如何承受?
还不如先不抱希望 。 如果改变是艰难的、具有风险的 , 那么 , 退缩会熟悉、更安全一些 。
曹恒在这五年间的遭遇 , 不断在加固这个内循环 。 在治疗期间 , 他觉得很挣扎、心很累 。
当治疗没有进展时 , 他内心很焦虑 , 怕家人伤心;当情绪好一点时 , 他又会留意和担心情况会反复 。 状况几次反复之后 , 内心就麻木了 , 不抱希望了 。
其实 , 这个世界本身并非是黑暗和负面的 , 而是患者带上了一幅黑暗的滤镜 , 才会看不到光明的 , 在滤镜的作用下 , 患者各种人生观、价值感等等是有偏差的 。
患者如果能观察到 , 自己这个有色的滤镜 , 导致了想法的偏差 。 并努力自救或求助 , 采用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 , 是能够从抑郁的困局走出来的 。
本文图片
郑启涓
主任咨询师
听说吧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咨询师
·广东省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师专业委员会会员
·国家婚姻咨询师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大宝|儿童心理咨询:二胎家庭,如何处理好大宝与二宝的关系?
- 同事|职场心理咨询:进入职业倦怠期,该如何调整好自己的状态?
- 唐明|心理咨询:别人眼里的成功人士,为何总是郁郁寡欢?
- 心理咨询|对于心理咨询,人们存在哪些误解?
- 清热生津|开一间咖啡馆,吧?
- 孩子|儿童心理咨询:孩子性格内向,不愿跟同龄人玩,家长该干预吗?
- 亲子教育|亲子教育心理咨询:没有安全感的孩子,“感觉自己的脊柱是空的”
- 产后抑郁症|广州心理咨询:关注新妈妈产后抑郁,家人该如何警惕?
- 青少年|青少年心理咨询:“顺其自然”,对一切都无所谓的青少年
- 心理咨询|心理咨询:一直想找出问题的答案,却忘了好好面对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