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摆脱原生家庭的影响,怎么摆脱原生家庭( 五 )


成年后,慢慢接受自己的原生家庭 。
新生家庭就是你孩子的原生家庭,要给孩子一个幸福的原生家庭 。
建立自己的新生家庭是淡化原生家庭影响的有效方式 。
自从心理学在中国流传开始,越来越多人注意到原生家庭给人们到来的影响是很深远的 。因此也越来越多年轻夫妻开始注重家庭教育,希望下一代不要延续上一代(自己)的不幸 。
原生家庭给一个人的带来的心理影响究竟有哪些呢?
乐观、自信、自尊、自爱……
自卑、自负、傲慢、偏执……
【怎样摆脱原生家庭的影响,怎么摆脱原生家庭】
可能有人会有疑问 , 说的这些不都是人格的体现吗?不错,这就是人格,而人格基本是在童年时代慢慢形成,没有哪一个人的人格是一夜之间养成的 。
同样 , 奥地利精神病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说过:“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可见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重要 。
那么,是否童年留给我们的阴影就无法摆脱呢?答案是否定的 。
回到正题,如何克服(摆脱)原生家庭带来的自卑感?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家庭带来的自卑感的因素有哪些——

所以我们很多时候可以看到,在父母长期在外务工家庭长大的孩子(留守儿童),往往容易产生自卑感 。

儿童时期养成自尊也是一个重要的任务,如果家长长期的否定孩子 , 无论是大事、小事、学习成绩、劳动成果等等,当孩子一而再,再而三的受到否定、批评,长期得不到父母的肯定,慢慢地孩子就会认为自己是一个无用的人、笨蛋 。
长时间如此下去 , 孩子自尊心就会降低,自卑感也就慢慢的增加 , 从内心深处开始自我否定 。

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人的需要分为5个层次,分别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需要 。
生理需要也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衣食住行,而物质是生存的基本 。当一个人经常吃不饱、穿不暖,那么生理上的需要就得不到完善的解决 , 以至于ta一直在寻找这种需要 。

除了我之外,我发现身边和我相同家庭条件的朋友也有过与我同样的经历,就是有一段时间一直在寻找生理需要 。
所以当一个家庭在孩子成长的这段时间 , 经济不能够支撑孩子获得生理需要的时候 , 孩子同样会形成自卑感 。

那么,成长后期如何摆脱自卑感,建立自信心呢 。
既然生长在这样的家庭环境 , 我们无法或无能力改变父母,但我们可以从ta人那里寻得支持与帮助 。
多结交一些正能量的朋友,长期与ta们相处,你会发现原来世界不止一个样 。除了争吵、暴力、算计之外,还存在着关心、互助、团结等 。长年累月面对着一个面带笑容的人,我们不自觉得也会发出微笑 。
当我们心灵深处获得开心、满足的时候,那份自卑感就会慢慢的减少以至消失 。

当我们圆满完成了一件事之后,我们内心都会产生一种成就感——我真棒,这样的事都被我做到了 。当我们一次又一次得完成任务 , 成就感就会慢慢的积累 , 积少成多,自信心也就越来越大 。
为会什么要从小事开始而不是从大事开始做起呢?因为越小的事就越容易完成,就像玩 游戏 打怪升级一样,一级一级的打上去,才会有玩下去的信心与动力,如果一开始上来就是一个终极BOSS,怎么打都打不赢,那么结局就是把 游戏 卸载了,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